打印

[诗社] 诗词格律楼

0
引用:
今读平声的部分入声字
(按韵母排列)
一、a  八拔跋擦察插达搭答妲鞑瘩耷发乏罚阀筏伐垡嘎刮鸹旮旯拉垃邋抹掐袷撒杀刹煞刷踏塌挖瞎辖侠峡狭狎匣呷硖黠压鸭押匝扎杂杂闸轧铡
二、o  拨泊伯勃驳博搏钵帛薄脖箔膊渤亳礴缽剥戳踔撮夺铎踱度掇咄裰佛国郭帼崞虢聒活豁劐泼说缩托佗脱橐喔灼卓桌捉浊酌琢涿啄斫浞濯擢镯拙昨
三、e 得德额格隔阁搁膈鬲割鸽革葛疙圪合盒核颌阂涸貉曷喝盍纥壳咳磕瞌颏舌则责择泽啧折哲辙辄蛰谪
四、ie  别憋鳖瘪跌碟蝶谍跌迭叠节接结揭秸孑捏瞥切贴帖歇协胁撷挟颉
五、决诀抉决绝觉掘爵倔蹶崛獗嚼攫撅缺阙穴学薛削曰约
六、ai  白拍拆摘宅翟
七、ei  黑贼
八、ou  粥轴妯
九、i   逼鼻迪笛的滴嘀嫡镝涤荻籴及级极汲积岌圾吉击疾集籍藉辑缉楫吉佶激集脊瘠给棘劈霹七戚漆踢踢习席息锡膝悉惜昔析晰淅熄媳夕吸汐隰檄皙蟋一揖
十、-i   吃十实石识食湿拾蚀失只织职直值植殖汁之侄执跖
十一、u   出独读犊渎牍椟黩毒督福辐蝠匐服弗佛氟拂芾伏茯绂忽惚唿斛囫哭窟扑朴仆濮璞叔淑菽孰熟塾赎倏秫俗突凸秃屋竹逐烛竺术躅舳足卒族镞
十二、局锔菊菊鞠掬桔橘屈蛐戌
注:这是自己摘录整理的,难免有误,用时请核对。
可平可仄且意义不变的部分字
离谜霓批司治如茹孺粗污墓誉吁挠捞摇跳敲诽岿畏
论吟喷妊震谆揩挨购搂篓柔售叟过望忘并瞪订讽供攻轰拢梦醒瞑扔凭听廷莹狰黯看探叹翰谗缠汕澜漫谩蜿钿芊先援怨圆
注:这些字选自《诗词同韵》党学谦著   2007年9月中国书籍出版社
举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罢闻吴咏,扁舟不能忘。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以上为杜甫诗句,其中的“看”、“忘”、“过”三个字都读平声)

李颀《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
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钟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中的“听”字读仄声,“过”字读平声)

[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3-13 18:08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CS4769 金币 +6 辛苦了 2009-3-13 18:45

TOP

0
引用:
律 诗 的 拗 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得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1、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2、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这是对句相救。
  3、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⑴⑵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⑴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⑵或⑶。这样即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    ·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      
    令人渐漂母,三谢不能餐。
            ·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⑶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⑵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       ·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第五句“竹”字拗,第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竹”字。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   ·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 ·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       ·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⑴⑵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象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3-13 20:44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CS4769 金币 +8 辛苦了 2009-3-13 20:45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19 01:46